复盘拜仁:科瓦奇“灾难性”变阵惹大乱 中场顽疾要靠库鸟化解?

时间:2023-06-14 15:34:48 来源:搜狐

导读:文:晴空经过一个夏天的等待,新赛季德甲联赛于北京时间今天凌晨正式拉开帷幕,开幕战上演了德甲历史首次克罗地亚主帅的直接对决。面对新帅乔维奇麾下柏林赫塔针对性的战术

文:晴空

经过一个夏天的等待,新赛季德甲联赛于北京时间今天凌晨正式拉开帷幕,开幕战上演了德甲历史首次克罗地亚主帅的直接对决。

面对新帅乔维奇麾下柏林赫塔针对性的战术设计,上季带领拜仁拿下双冠王的科瓦奇并未继续展现“科学”的奥秘,人员不整局面下的特殊布阵暴露中场的防守硬伤。若不是下半场收获的意外点球,卫冕冠军恐怕在赛季伊始便已遭遇迎头痛击。

布阵:帕瓦尔搭档聚勒,托利索再度联赛首发

传奇组合“罗贝里”携手离队后,拜仁在今夏转会市场迟迟未能完成针对性补强,特别是引援焦点萨内在社区盾杯重伤后,让拜仁不得不面对“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困境。最终,球队及时通过租借方式签下克罗地亚边锋佩里西奇,只是后者由于累积黄牌首轮停赛,同样缺席的还有哈马和格雷茨卡。

首先看拜仁的赛季首阵,球队延续了最为熟悉的4231阵型。“新”队长继续把守城门,帕瓦尔是首发阵容中的唯一新援,法国人与阿拉巴、聚勒和基米希组成球队后防线。中前场方面,蒂亚戈与托利索搭档双后腰,格纳布里居右,科曼居左,穆勒看似依然出现在中锋莱万身后的影锋位置。

新赛季,柏林赫塔由原二队主帅乔维奇接棒,在以队史转出最高价纪录送走边后卫拉扎罗后,又以队史最高身价签下了比利时前锋卢克巴基奥(上季曾面对拜仁上演帽子戏法)。本场比赛,卢克巴基奥与杜达站位于中锋伊比舍维奇两侧,达里达和格鲁伊奇搭档双后腰,右路的莱基位置较为灵活,克伦特、施塔克、雷基克和米特尔施塔特组成了球队防线。

赫塔开局侧重压迫,拜仁后场难免犯错

与教父级别的主帅达尔代伊分道扬镳,同样自梯队教练一路成长起来的新帅乔维奇为柏林赫塔带来的改变值得关注。在德甲的执教首秀中,乔维奇结合对手特点为柏林赫塔设计的临场体系非常具有针对性。

通过开局后的灵活站位可见,赫塔的实际布局看似保守却不保守。其中,以右路的莱基为X因素,球队实际阵型近乎在541与451之间不断调整,重点针对的就是拜仁左路爆点科曼。在这样的防守对位中,具备速度和对抗优势的右中卫克伦特正面对抗科曼,有着右翼卫属性的莱基则伺机协防并阻断科曼与阿拉巴连线,这让科曼全场比赛踢得非常难受,8次过人尝试中仅有2次成功。

同时在中前场,赫塔不管莱基所在右路的临场站位如何调整,以伊比舍维奇为支点搭配杜达和卢克巴基奥的进攻搭配非常明显,而达里达和格鲁伊奇的双后腰则是球队攻防两端的重要保障。由此可见,赫塔在换帅后对球队阵容既有着崭新设计,如侧重右边路的灵活性和针对布防,也有保持过往特点的中前场人员搭配,由此确保球队在进攻端的战术延续。

当然,赫塔战术特点万变不离其宗的还是达尔代伊时代便建立起的超强比赛硬度和对抗节奏,而本场比赛主裁判偏软的吹罚尺度则间接帮助赫塔实现了发挥。于是自比赛伊始,赫塔根本没有示弱般全线退防密集防守,而是大胆的整体阵型前压以尝试高位压迫下的就地反击。

其中,赫塔显然知道蒂亚戈在拜仁中场的枢纽作用。在高位压迫中,杜达等人即使在无球阶段也时刻紧贴蒂亚戈,而当蒂亚戈接球后,赫塔更是不计成本的加以围抢。在如此强势的逼抢下,本就欠缺稳定性的拜仁后防怎能不犯错误?比赛第13分钟,正是聚勒的传球失误让对手获得良机,若不是伊比舍维奇的禁区内扫射踢疵了,赫塔的战术恐怕已获成效。此外别忘了赫塔下半场最好的任意球机会,同样源于帕瓦尔面对上抢时的停球失误。

面对赫塔这般凶猛的抢占开局,所幸拜仁丰富的临场经验和球员发挥依然稳住了比赛局面。其中,托利索的首发登场确保球队可以不只依靠蒂亚戈的单核发挥。近一年后再度首发德甲出场,“天选”在全场比赛完成79次传递,并有高达九成的传球成功率,由此确保拜仁在蒂亚戈被盯防时还有其他值得信任的中场组织者。

高速突围打破僵局,后腰不硬连遭失球

其实除了托利索的有效传递,拜仁球员是役还呈现出“一人被严防,多人挑重担”的局面。面对赫塔有意识的高位压迫中后场球员,拜仁两名边锋主动回撤位置参与持球推进,甚至莱万和穆勒也频频回撤接应以增加球队中后场的出球点,进而为拜仁的连续“突围”成功提供了临场保障——球队打破僵局的进球正是来源于此。

拜仁的首粒进球,莱万和穆勒携手回撤到己方半场接应左路界外球正是球队发动进攻的开始。莱万完成接应并通过穆勒把球迅速分到右侧后,拜仁有效找到了赫塔高位压迫的破借口,随即基米希与格纳布里的右路推进让回防的赫塔球员已经跟不上脚步,而快速跟进的莱万在门前面对门将包抄铲射破门,拜仁就此打破了场上僵局!

开场24分钟便成功攻破赫塔城门,并在此后又连续创造有威胁的射门机会,拜仁看上去几乎提前锁定了一场大胜的开门红,然而比赛局势却在上半场后半段风云突变。此间,赫塔在被动的局面下看似回撤阵型,实则在进攻端更为强调简捷提速,进而在3分钟中居然两度敲开了拜仁城门,最终在上半场结束时实现了比分反超。

看上去,赫塔的这两粒进球均有运气成分,例如第一球属于明显的射门变线,第二球则是帕瓦尔与格鲁伊奇头部相撞后无法坚持,不得不眼看着对手单刀破门。不过,这两粒进球却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赫塔在进攻中充分利用了拜仁的中场防守缺失,由此觅得了直接冲击拜仁大门的机会。

此时我们再分析两队球员的平均站位图,可以看出影锋穆勒的位置其实明显偏向右路。如果说他在进攻端还有充足自由的话,那么他的防守落位时的位置更像是三后腰中的右后腰站位。由此可见,科瓦奇在赛季前信誓旦旦表示球队要在新赛季尝试433体系,本场比赛看似随着穆勒与双边锋的同时登场而布局4231惯有阵型,但在防守端还是不忘三后腰的防守布局。

只是过往的经验证明,拜仁的中场防守保护并不在于人员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场上球员的覆盖面积和协防硬度。本场比赛看似穆勒、蒂亚戈与托利索在防线面前一字排开搭建屏障,实际效果或许还不如哈马在场时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当穆勒与的托利索深度参与进攻而无法回位时,蒂亚戈便不得不一人面对中场的协防压力。

回顾拜仁第一粒失球,卢克巴基奥带球内切时成功甩开穆勒防守,而在射门时根本没有遇到拜仁后腰球员的拦截和封堵;再回顾拜仁第二粒失球(上图),当伊比舍维奇送出过顶挑传时,拜仁后腰球员同样出现了失位情况。

拜仁进攻明显右重左轻,不解格纳布里被换下场

半场过后,赫塔显然无法始终保持高强度的压迫式踢法,主动让出球权和中场后开始采取密集防守并需求反击。面对此时的进攻压力,格纳布里所在的右路渐渐成为拜仁在进攻中的最大威胁——不同于科曼在左路有些“斗气”式的踢法,格纳布里在右路踢得更为高效和专注。

从进攻比例来看,格纳布里所在的右路略低于左路,但是各组数据对比更明显证明了格纳布里更为出彩的发挥。全场比赛,格纳布里4次尝试过人3次成功,且没有1次丢失球权(科曼多达4次);同时,格纳布里贡献了全场最高的5次关键传球,科曼仅有2次;格纳布里还有4次射门,其中有2次命中球门范围之内。

只是在拜仁右路带动全队进攻有所起色时,拜仁的第二粒进球来的既突然又意外。

或许是当值主裁偏弱的执法尺度过于纵容了客队球员,当然,也不排除上半场那次头部撞击让格鲁伊奇有点犯晕,他在无球状态下于禁区内毫无必要的拉摔动作让莱万倒地,而视频助理裁判没有无视这次犯规,当值主裁在他的提醒下通过VAR追加点球判决,拜仁就此扳平了比分。

此后,攻势不断的拜仁继续对客队展开犀利攻势,而拜仁最佳的反超机会还是来自右路进攻,只可惜托利索接到格纳布里的倒三角传球后,在无人盯防的情况下居然禁区内跟进推射踢偏,就此浪费了球队下半场的最佳机会。

就在这波进攻前后,赫塔在保持防线人员稳定的前提下连续换下了前场进攻三人组,由此寄希望于增加前场球员的体能和活力以增强第一道防线的保护,由此减慢拜仁的进攻推进速度。其实,赫塔的这般操作并没有改变球队整体防守的布局,只是通过更为积极的拼抢和拦截以试图保住平局的比分。

赫塔完成三次换人后,拜仁却依然没有做出任何调整。当然,如果你看到拜仁替补球员起来热身时那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也就不难理解这支“拜慕尼黑”为何无法提供后手力量。不过,是役的拜仁并非完全无人可用,科瓦奇在最后阶段还是相继安排小将桑谢斯和戴维斯登场,只是他选择的替换对象却令人颇为不解——惯有的迷之换人。

首先是穆勒的离场,让拜仁在进攻端也彻底边变为433阵型。看到莱万最后在对方铁桶阵中孤零零地抢点,怎么可能得到最后一击的机会?更别提托利索因身体问题才应被换下场。其次是场上最佳的格纳布里居然离场,数据对比显示,科曼才是进攻不力的一方(哪怕用戴维斯换下阿拉巴)。于是在拜仁做出换人调整开始,球队进攻便陷入停顿阶段,除了终场前角球机会被误判的莱万头球攻门(其实是对方后卫碰出底线),拜仁没有完成哪怕一次射门!

新援固然可喜,后腰仍需提升硬度

比赛刚刚结束,拜仁高层便为对比赛结果倍感失望的球迷连续送上好礼。只是在引进新援库蒂尼奥和屈桑斯之外,本场比赛的教训告知球队在硬度缺失的后腰位置,更需寻求一名马丁内斯的接班人,毕竟拜仁在上赛季便已暴露出马丁内斯依赖症。至于科瓦奇已经备受诟病的战术调整,赛季初或许还有时间给他调试,只是如今这般场上表现和临场调整能否继续带给球迷足够信心呢?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谨慎使用,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