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08:55:42 来源:搜狐
中超夏季转会终于以轰轰烈烈的方式结束,从2016赛季80亿中超元年的爆炸,到17赛季持续高涨的全球买买买热情,到18年的降温,中超球队在今年夏天的投入终于又让全世界震惊。然而,花大钱是一回事,怎么花、买什么样的球员,却依然受到政策的影响和干预最大,从16年的3外援+1亚外的制度,到之后的3外援政策,再到现在的3+1新政,中超球队每次都会以极快的速度达成共识,找出最佳的外援配置方案,在现行新政下,高中锋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标准配置。
夏季转会高中锋人数暴涨 中后卫继续减少
今年中超一线队只能报名4外援,赛季初,16支球队共有64名外援报名,夏季转会共有17个外援名额做了调整,其中12人被替换而且已经离队,比埃拉、帕莱塔、布朗宁等5人因为受伤、停赛、归化手续没有办理完等各种因素,被撤销报名。
在17名被引进的外援里,只有埃神和小摩托费尔南多是中超球队的内部转会,其余15人都是从欧美俱乐部引进的。
在冬季转会截止时,中超球队的外援配置还算均衡,各队普遍配置了2前锋+1个中场+1个中后卫的外援模式,少数激进的球队采用了3前锋的配置;而到夏季转会调整之后,中超的高中锋外援人数暴涨到13人,而前腰和中后卫的人数进一步减少,配置3外援前锋+1个中场,已经成了大多数球队的共识。
从实际变动情况来看,高中锋新增7人、撤销2人,变动最大,新引进的龙东、阿瑙托维奇、金信煜等人都已经开始在中超进球,融入中国联赛几乎不需要时间。
而在前腰和中后卫方面,申花的罗梅罗、国安的比埃拉被撤销报名,前腰人数继续减少;中后卫方面,吉尔、布朗宁和姆本格离开之后,各自球队都没有引进新的中后卫,反而都是补充了中前场球员,中超球队的选择已经非常清晰。
“高中锋真香”已成共识,攻防两端皆是支柱
(红色;夏季转会加盟;黄色:冬季转会加盟:白色:之前加盟)
经过今年冬天和夏天的两次引援调整,中超现在的高中锋高度越来越高,超过1米90已经是标准。
职业足球发展到今天,高中锋的技术特点已经越来越全面,像金信煜、佩莱、瓦格纳等人都可以大幅回撤到中场附近做战术支点,再冲到禁区内抢点,来回反复奔跑依然有足够的体能,这让他们在强度不如欧洲顶级联赛的中超联赛里有一种如日中天的感觉。
由于各队都有高中锋,高中锋不光要承担进攻责任,在定位球防守中也变成最重要的争顶球员,本赛季中超场均赢得空中对抗的排行榜上,前列几乎看不到后卫的身影,全部是高中锋。
中超本土的中后卫普遍身材一般,与外援高中锋的对抗很难占到便宜。单纯配置一个外援中后卫,浪费了宝贵的外援名额,而在实际防守中,对方高中锋很容易在跑位时故意寻找错位机会,争取与本土的中后卫或者边后卫争顶的机会,这让外援中卫纵使有三头六臂,也没法补位。
同时,当对手配置3前锋外援时,3大外援一起在进攻端发力,本队外援中后卫双拳难敌四手的同时,本队前场缺因为缺少一个外援而缺少攻击力,得不偿失。
最后,世界范围内的优秀中后卫难以寻找,中超球队的背后金主也向来不太愿意在中后卫位置上花大价钱。当年集体配置亚洲中后卫抵抗欧美外援前锋的冲击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现在在中超活跃的欧美中后卫,也普遍年龄偏大、已过黄金年龄,囤积一个亚洲中后卫,能不能抵抗高中锋的冲击又是很大的疑问。
综合这些问题,在外援名额里配置中后卫的意义和作用,并不像配置高中锋和B2B中场那么大;国安的连败,鲁能赛季初的波动,金玟哉、吉尔等中后卫也没能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除非中超重回3外援+1亚外的时代,否则,外援中后卫的作用,很难达到之间的巅峰时代。
文/夜先生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谨慎使用,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