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战三部曲之反击:欧足联不占法理!曼城复制博斯曼?

时间:2023-09-01 08:55:40 来源:搜狐

导读:文/林良锋书接上回。上一章我们回顾了过去大半年,欧洲足联如何从德国媒体《明镜周刊》获悉曼城阳奉阴违,仍在放肆砸钱,一而再,再而三破坏财政公平竞争的规矩;了解了欧

文/林良锋

书接上回。

上一章我们回顾了过去大半年,欧洲足联如何从德国媒体《明镜周刊》获悉曼城阳奉阴违,仍在放肆砸钱,一而再,再而三破坏财政公平竞争的规矩;了解了欧洲足联如何完成调查,准备重罚曼城;曼城又是如何忤逆不服,威胁和欧洲足联讼战到底。这一章,我们说说曼城是否有胜算,欧洲足联定的规矩是否合法(尽管合理)。

曼城要是抓到鲁伊平托,怕是要将他“炮决”。想要平托项上人头的,不只曼城一家。拉伊奥拉、门德斯和霍拉布钦等经纪人大鳄,有多少见不得人的秘密被此人盗取,公之于众?经纪人会否因平托泄密而买凶灭口,天知地知。曼城的怒火更多地喷向欧洲足联。欧洲足联只是声明将案件移交仲裁署(除了波兰人基尔什,一水的法官,七老八十),让曼城等候发落,已经激起英超冠军暴跳如雷。仲裁署真要按调查署的建议,禁止曼城参加欧冠一年,欧洲足联怕是问一下建筑师:咱们总部大楼防弹吗?

曼城回应欧洲足联的声明措辞罕见地强硬,强硬得让人不安。换了别的洲,哪个俱乐部敢这么嚣张?曼城的口头反击直怼欧洲足联。想象一下广州恒大和亚洲足联叫板的场面。曼城指名道姓,大骂首席调查员,前比利时首相勒泰马“辜负曼城信任,不配参与调查”,对曼城“充满敌意,蓄谋诋毁”。按网络的流行说法,这是“开撕了”。“开撕”的下一步,是对簿公堂。曼城的立场明确:你不让我过,那就鱼死网破!

曼城的愤怒不是没来由的。

首先,欧洲足联并没有看出曼城瞒天过海,后者提供的各项书面材料“详实且准确”,是“法律依据的一部分”。突然发起调查,无非是黑客盗取了曼城的机密文件,交给媒体曝光,欧洲足联不得不采取行动。所谓“民不告,官不究”。既然没人揭发,欧洲足联凭什么根据媒体刊登非法获取的材料,就兴师问罪?《明镜周刊》算不算告官?不算。这家媒体是“泛欧调查合作网络”的一部分,早年因为误信骗子兜售《希特勒日记》,大大出了一次洋相。最近,该刊头牌记者雷洛迪乌因捏造专访被除名。“泛欧调查网”是非官方机构,由欧洲多国媒体自愿组合,旨在揭发各国政治经济圈的黑幕。为什么曼城的官方资料欧洲足联不信,媒体刊登黑客的材料就信了?

其次,既然是调查,尚未定罪。为什么勒泰马向美国的《纽约时报》披露案件内情?让后者独享“搞个大新闻”的好处?勒泰马只是调查员,尽管这个身份对前比利时首相有点屈才,他并没有权力宣判曼城有罪,只有建议的资格。既然只能建议,为什么媒体会预先知道曼城会被禁赛?欧洲足联没有在结案前保持应有的新闻缄默,既让曼城恼火,也做得不够得体。最后,曼城对欧洲足联重开调查的动机和时机颇为不满,一看就是幕后有推手的假公济私行为。《明镜周刊》拿到材料和曝光的时间相隔较远,勒泰马等人向外抖搂风声,又恰是曼城在赛季颇为艰难的节点,更像是一次有预谋有组织的迫害行动。

英国媒体一看曼城不服软,顿时有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兴致。《太阳报》最擅长拱火,立刻揭了勒泰马的老底,藉这位老牌政客爱养山羊(还不是一只)的嗜好,谐音“山羊”和“去”,起了个标题:“见鬼去吧!”英文中,“山羊”寓意“坏人”、“色鬼”,“抢了谁的山羊”就是“激怒了谁”。你不知道为什么勒泰马爱羊,但他这不同凡响的癖好,着实让《太阳报》欢实了一阵。该报拿比利时传奇侦探波罗和勒泰马的相似身份戏谑:“阿加莎克里斯蒂(英国小说家,著有《东方快车谋杀案》等名篇)也要费点心思,想象勒泰马的背景。”

勒泰马是欧盟的老牌公务员,以比利时“基督教人民党”议员身份从政,法荷双语流利,两度担任比利时首相,经常逞口舌之快引发争议。一次他形容比利时人的共同之处只有“国王、足球和几个牌子的啤酒”,另一次讥讽瓦隆区(法语)的比利时人脑子不够使,学不好荷语。勒泰马爱羊与众不同,其中两只,“楚娣”和“薇姬”还在他第二次出任宰辅时,参与了一个电视剧的演出。曼城要是觉得语气强硬的声明会让勒泰马不安,那真是看错人了。《太阳报》将曼城痛骂勒泰马,视为对欧洲足联一次“凶悍的铲球”,提醒欧洲足联:“他们要人不要球的玩法,充分说明可能的讼战会有多么难缠。”

言归正传。

欧洲足联不是第一次扬言禁止曼城打欧冠。五年前因“财政公平竞争”不达标,欧洲足联作势要将曼城踢出欧冠。曼城当时扬言:胆敢禁赛,我们就花三千万英镑,纠集欧洲最好的五十名律师,陪他们玩上十年。欧洲足联最终以罚锾和削减曼城欧冠阵容,息事宁人。时任欧洲足联主席因凡蒂诺,私下与曼苏尔勾兑:“哥们别担心,我不会真让你们为难。”曼城被课以六千万欧元罚金,只缴了三分之一,余额原路返回。因凡蒂诺出面干预,避免了欧洲足联和曼城展开讼战的雷区。

因凡蒂诺和完稀泥高升国际足联主席,现任欧洲足联主席切费林不过是豪门傀儡,此次旧事重提,在曼城眼里,必是欧洲老牌豪门扼杀其成长的套路。打官司,且不限于瑞士体育法庭,最终可能闹到欧洲最高法院,将是曼城的杀手锏。国际足联的章程禁止俱乐部把官司拿到圈外去判,体育仲裁法庭本应是曼城能走的最后一步,但曼城会在乎这个规矩吗?欧洲足联怕打官司,否则不会只罚虾米不罚大鳄。二十多年前,欧洲足联输了一个打官司。一个叫博斯曼的小角色,被老东家“皇家列日足球俱乐部”逼得走投无路,将雇主、比利时足协和欧洲足联告上法庭,最终胜诉。

著名的“博斯曼法案”就是小人物斗倒大机构的经典双输,提醒后世:凡事不要做绝。博斯曼法案的法理依据是:当时的转会规则违反欧盟内部工人自由流动的相关法律。而今,曼城也有两大法理在手:财政公平竞争破坏竞争;限制投资。当年为博斯曼打赢官司的大状杜邦,现在有意再接烫手的山芋,令欧洲足联如坐针毡。英超内部也有类似的规章制度,但英超限薪得到三分之二会员通过,童叟无欺。欧洲足联的“财政公平竞争”却是单方面做出的决定,虽有共识,但无票决,属于合理但不合法。合理不合法的事情咱们见得多了,昆山龙哥是一例,为母报仇手刃疑凶父子是另一例。

按照普拉蒂尼推行财政公平竞争的设想,俱乐部必须花自己挣的钱,道理冠冕堂皇。但博斯曼法案已经造成足坛资源高度浓缩,没有外部投资迅速改变这个局面,万世不会出现新军。没有新军,欧冠就变成某些豪门年度捧杯的走过场,再不是职业竞技。曼苏尔家族向曼城投资超过十五亿英镑,这笔钱如涓涓细流,惠洽草根,其实是好事。曼联的东家格雷泽家族一年从俱乐部拿走几千万,收购曼联以来,已经让曼联为他们支付了超过十亿英镑的本息和各类杂费。相形之下,哪个对足球有贡献?若是曼苏尔愿意承保曼城的损失,又与欧洲足联何干?

那些害得俱乐部破产清盘,流离失所的人该罚,曼苏尔却让曼城重新崛起,是功德而不是造孽。曼苏尔的钱,按拜仁老总赫内斯的说法,“不过是把油管开大些”,毕竟来得光明正大,欧洲足联何曾过问阿布的钱,是否来路正当?欧洲足联还有时间,悬崖勒马,未为晚也。

(后续仍会有深度解密,敬请期待)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谨慎使用,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