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7 08:17:55 来源:搜狐
体坛+记者武一帆述评
政策性留洋,我们姑且这样称呼此类运作模式,为武磊开启了留洋的大门。强调它是“政策性”的,是因为三方并非完全遵从市场原则来对待这宗转会:西班牙人无法提供与上港相当的薪资条件,上港损失了最重要的本土球员,而巴塞罗那城“老二”甚至西甲联赛或许并不是武磊理想中的留洋目的地。这就像一桩包办婚姻。但是“包办”这样的非常规操作也可能通向成功。就看大家如何来界定“成功”的定义和标准。
作为一个已经在西班牙常驻11年的足球记者,西班牙人这家球会就像我家庭院里的花草,知根知底。但就像日常关注中国足球的球迷对西甲所知甚少,本人除了与中国“金球奖”得主同姓,对他本人的了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通过周围人的只言片语,我可以大胆地预言:如果武磊能在本赛季余下的比赛中获得300分钟,哪怕再少一点的出场时间,他一定能够取得进球。
西班牙人是典型的西甲中游队,有良好的青训传统和本土球员、教练任用率。即便中资入主也没有对建队方阵进行过干涉,武磊算是第一桩。既然是典型中游队,意味着争取欧战席位或降级都不容易。有限的预算和缺乏冒险精神的转会运作意味着该队即便偶尔坚挺,比如本赛季上半程,但只能打半年好球。不打欧战,而且已无国王杯可打,武磊必须与其他锋线球员竞争联赛出场时间。
这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在联赛发挥出色且稳定比在刷杯赛数据更有说服力。现任主帅鲁维风格务实保守,不排除他对武磊可能带有先入为主的印象,因此高层的“政治工作”非常重要。现实是,西班牙人确实缺前锋。对皇马一战,鲁维将博尔哈·伊格莱西亚斯、塞尔吉奥·加西亚和莱奥·巴普蒂斯唐这3个锋线得分手都排进了首发阵容,而替补席上只有身高1.62米的“矮脚虎”皮亚蒂。比较各人风格,鲁维确实需要一个兼备速度和抢点能力的冲击型前锋来轮换博尔哈。
假设武磊能够尽快伤愈迅速融入,能在一个月后达到可以出场的水准,假设他能每场获得20分钟左右的出场时间,想达成“中国球员西甲首球”的成就应该不成问题。这并不是盲目自信,传统上西甲球队防守稀松且后卫普遍速度偏慢,缺乏对抗性,踢得勤快一点总能有回报。换个角度看:从阿森纳租借到塞尔塔一年的韩国前锋朴主永当赛季出场25次,打入4球;2014-15赛季在阿尔梅里亚短期效力的泰国“球王”当达也出场过10次,打入1球。武磊好歹也是中超金靴,和帕托、巴坎布等人平等竞争并胜出,怎么也比当达强吧?
问题回到初点:如何界定武磊留洋是否成功?在西甲取得进球,打进几球,取得常规出场机会,成为球队主力还是要有更高要求?事实上,被媒体普遍认定为留洋成功典范的日本球员乾贵士做到了前3条并在世界杯大放异彩。不容否认的一点是,乾贵士、内科南和其他亚洲旅欧球员都是多年来一步一个脚印,靠实力说话闯出名堂。甚至在巴伦西亚的17岁韩国球员李康仁,以及刚刚代表赫罗纳完成西甲首秀的巴萨青训产品白昇浩,虽然多少借了一点“户口本”的光(东主显然要将东亚球员的商业开发潜力考虑进去),但还是从小便在西班牙接受青训,各方面已经高度本地化。已经27岁的武磊,就算达到乾贵士的成就,成为西甲明星球员,是否如足协规划指出的那样,意味着“个人水平上的提高”呢?
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看,还是以乾贵士为例。他在去年夏天决心离开埃瓦尔,去贝蒂斯接受新的挑战。在我眼中,他与埃瓦尔是“天作之合”,彼此需要。而基于技术和阵容考量,贝蒂斯不会那样需要和重视他。果然,坐了近半个赛季的板凳,乾贵士被租借到阿拉维斯。但他之前接受《马卡》采访时曾表示,转会到一支风格完全不同的球队,不光是完成自我挑战,也是为了积累更丰富的经验。然后?乾贵士打算把毕生所学带回到日本,教给下一代球员。
必须承认,“政策性留洋”是非常规操作,带有明确的中国足球风格。但如果武磊能够取得一定程度上的成功,将在五大联赛造成积极影响,让更多俱乐部愿意接纳中国留洋球员。决定性的推动力依然是资本,但球员自己掌握着留洋这艘大船的舵盘。它不仅关系着这一代球员能爬得多高、走得多远,也将影响下一代中国足球人才的培养。一切一切的前提是:要出场,要进球,要多进球,要多出场。少一点炒作和喧哗,多一点平常心的努力和对未来的思考。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谨慎使用,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